北斗高精度定位導航系統(tǒng)不久將實現民用
作為一個從一出生就注定要走向尋常百姓家的“國之重器”,中國衛(wèi)星導航系統(tǒng)“北斗”何時用、誰能用、怎么用等問題一直備受矚目。也因此,1月12日,在“北斗”衛(wèi)星又一次成功飛天,拉開2018年高密度發(fā)射序幕之際,這些盤旋已久的問題再次被提及:“北斗”,何時真正來到我們身邊?北斗衛(wèi)星導航系統(tǒng)由空間段、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,可在全球范圍內全天候、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、高可靠定位、導航、授時服務,并具短報文通信能力,已經初步具備區(qū)域導航、定位和授時能力,定位精度10米,測速精度0.2米/秒,授時精度10納秒。
眼下“北斗”所處的環(huán)境,和10多年前第一顆名為“北斗”的導航衛(wèi)星面世時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撇開高鐵、支付寶、共享單車、網購“新四大發(fā)明”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不談,僅就“北斗”自身而言,也正在從“三步走”中的前兩步“向中國提供服務”“向亞太地區(qū)提供服務”,邁向最后一步“向全球提供服務”,而留給這一步的時間僅剩兩年——2020年年底前我國將建成真正的全球衛(wèi)星導航系統(tǒng)。
更為重要的是,這些年“北斗”除了編織天上的太空網絡之外,也在不斷為地上的人類提供服務,而這個服務的開通時間已達5年之久。在去年年底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(fā)布會上,中國衛(wèi)星導航系統(tǒng)管理辦公室主任、北斗衛(wèi)星導航系統(tǒng)發(fā)言人冉承其透露,這5年來,我國推出的全球首個支持“北斗”的加速輔助定位系統(tǒng),服務覆蓋200余個國家和地區(qū),用戶突破1億,日服務達2億次。
巨大數字的背后,卻可能是普通民眾的另一番感受,即除了某些專業(yè)領域所聽聞的北斗放牛、北斗菜之外,大眾日常生活里似乎再難覓到“北斗”的影子?!氨倍贰边@張耀眼的“國家名片”,究竟去哪兒了?
逆轉“有機無芯”局面 未來有望成為手機“標配”
說起“北斗”的應用,冉承其往往先談國家安全和重點領域,其次才是大眾消費領域。畢竟,作為掌握一個時間和空間精度的復雜系統(tǒng),“北斗”有著讓我國從根本上擺脫導航技術受制于人的意義。而在國家安全和重點領域,“北斗”已經“標配化”使用。
按照冉承其的說法,這種應用已經形成從芯片到終端、到制造業(yè)、到服務的完整產業(yè)鏈。以芯片為例,工藝由0.35微米提升到28納米,總體性能達到甚至優(yōu)于國際同類產品。截至2017年年底,國產“北斗”芯片累計銷量突破5000萬片,GNSS接收機天線已占國內市場份額90%。
反觀5年前,國內沒有一片國產“北斗”芯片,“有機無芯”也一度成為人們詬病的問題。別小看這一個個芯片,這些正是“北斗”走向尋常百姓家的前提。曾有記者問冉承其,“北斗”對當下火熱的無人駕駛有沒有幫助?他說,事實上,國內已有不少專注無人駕駛的企業(yè),將“北斗”芯片加入整個系統(tǒng)的研發(fā)里面。
改變來的似乎有些慢,不過一旦來了,卻異常猛烈。用這句話來形容“北斗”應用恰如其分。冉承其給出一組數據:過去5年,我國480萬輛營運車輛上線“北斗”,建成全球最大的北斗車聯(lián)網平臺,全國4萬余艘漁船安裝“北斗”。
相應的一組數據是,相比2012年,我國公安出警時間縮短近20%,突發(fā)重大災情上報時間縮短至1小時內,應急救援響應效率提升2倍。交通運輸部綜合規(guī)劃司負責人彭思義說,這些數字都有“北斗”的出力,截至去年年底,“北斗”也累計救助漁民超過1萬人,甚至被漁民稱為“海上保護神”。
人們很難想象,在5年前,我國各行各業(yè)所用的基本都還是國外衛(wèi)星導航系統(tǒng)——盡管那時已經有十幾顆“北斗”衛(wèi)星飛上太空。用冉承其的話說,“5年來,‘北斗’由‘高大上’轉為‘接地氣’”。
他以北京為例,已有33500輛出租車、21000輛公交車安裝“北斗”,實現“北斗”定位全覆蓋;1500輛物流貨車及19000名配送員,使用“北斗”終端和手環(huán)接入物流云平臺,實現實時調度。
當代社會里的人有這樣一種錯覺,即只要手機上用不到的,似乎就很難說“來到了身邊”。而按照冉承其的說法,目前,世界主流手機芯片大都已支持“北斗”,他還透露,國內銷售的智能手機,“北斗”正成為標配。
像水電一樣的新位置革命 約車最后十米不再靠電話“喊”
對于一套導航系統(tǒng),人們最為關心莫過于其定位精度,但鮮為人知的是,僅僅依靠“天上”的衛(wèi)星,定位精度往往只能控制在10米量級,而要提升這個精度,短時間來看似乎只能從“地上”下功夫。
眼下,就有一張由1400多個北斗基站和上萬臺套設備組成的“北斗網”在中國境內鋪開。這在冉承其眼中有著非常的意義,“這將為整個傳統(tǒng)的位置導航服務帶來革命性變化,北斗的高精度服務,在中國將成為一種像水電一樣的公共服務!”
他舉了個例子,在普通導航時代,使用車載導航儀“很容易就出錯”,尤其在一些主路輔路的路口。但如果用了“北斗”,在車輛抵達的最后100米甚至10米,或許不必再靠電話“喊”來確認服務,“車可以直接開到你的腳下”。
事實上,這張“網”并非憑空搭建,在GPS時代,我國氣象、交通、國土資源等多個行業(yè)就已經建有大量GPS基準站。冉承其說,通過技術升級改造,這些基準站將可變?yōu)椤氨倍贰被?,建成國土范圍內無縫隙覆蓋的“北斗”地基增強網。
他還透露,在去年上半年,我國已經基本具備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務的能力,初始的服務能力可以提供米級、分米級的高精度服務,在某些局部區(qū)域已經實現了厘米級的高精度服務。完全建成后,人們就有望感受到從10米,一下子到分米級、厘米級的體驗飛躍。
去年5月,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專門舉行新聞發(fā)布會,對外發(fā)布全國衛(wèi)星基準服務系統(tǒng)的工作成果。該局副局長李維森在會上提到,我國已經具備了面向社會公眾提供實時導航定位的能力。
這次會議還向外傳遞一個重要信號,即普通民眾將享受“亞米級”精度的服務,而“厘米級”和“毫米級”的精度服務則是向專業(yè)用戶開放。
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國土測繪司司長白貴霞說,面向不同人群提供不同服務,主要是基于實際需要,并綜合考慮成本、效率、信息安全等因素。以亞米級為例,簡單說就是不到1米的精度級別,比如0.8米、0.9米,均是優(yōu)于1米的精度,這對普通民眾使用車載導航服務已經足夠。
他還提到,從技術成本上來說,厘米級和毫米級的服務終端,需要采用專用裝備。但從目前的制造工藝來看,這種裝備很難“加載”到手機里。當然,從信息安全角度分析,厘米和毫米精度的定位已經涉及國家地理信息安全,也需要具備相應資質才能獲取。
四大門派“握手言和” 一百多顆衛(wèi)星攜手“照耀”地球
兩月前,中美兩個大國之間一份名為《北斗與GPS信號兼容與互操作聯(lián)合聲明》的文件,引發(fā)不少關注。冉承其說,所謂兼容與互操作,通俗來講就是共處共用,而這個協(xié)議的簽署,就是兩個導航系統(tǒng)“共處共用”的一個重要標志。
放眼全球,包括美國GPS、歐洲伽利略GALILEO、俄羅斯格洛納斯GLONASS,以及中國“北斗”在內的世界四大導航“門派”,爭奇斗艷。但對普通用戶而言,撇開其他因素不談,對于觸手可及的產品往往選擇能用的,好用的。
冉承其說,從這份聲明開始,GPS和“北斗”兩個系統(tǒng)在國際電聯(lián)的框架下已經全面實現了兼容。這意味著,普通用戶在不太增加成本或者基本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,就可以同時使用“北斗”和GPS兩個衛(wèi)星導航系統(tǒng)。
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副主任盧曉春談到這次合作時這樣評價:“具有歷史意義?!彼f,根據衛(wèi)星導航系統(tǒng)的工作原理,接收機需要同時“看到”至少4顆導航衛(wèi)星,才能實現定位。如果使用單一導航系統(tǒng),一旦接收機與某顆衛(wèi)星斷開聯(lián)系,會影響定位服務的持續(xù)性。
如今,“北斗”與GPS實現互操作以后,用戶用一臺接收機能同時接收兩個系統(tǒng)的衛(wèi)星信號。盧曉春說,如GPS衛(wèi)星數量不夠的話,還有“北斗”衛(wèi)星,用戶使用“定位”的穩(wěn)定性和精度會更高。
事實上,早在2006年,聯(lián)合國就成立全球衛(wèi)星導航系統(tǒng)國際委員會,目的是協(xié)調各衛(wèi)星導航系統(tǒng)的兼容性和互通性。冉承其說,基于該平臺,中國“北斗”除了和美國,也和俄羅斯、歐洲之間建立了合作機制。
他說,可以預見在未來某一天,“北斗”和其他系統(tǒng)都可以兼容,“北斗”的用戶可以使用其他衛(wèi)星導航系統(tǒng),“在天上100多顆衛(wèi)星的照耀下,大家享受的衛(wèi)星導航服務也會更舒暢”。
“中國的‘北斗’,世界的‘北斗’?!倍贰炎叱鰢T,正加速融入世界?!比匠衅湔f。
更多相關
千尋位置如何應對衛(wèi)星定位頭號“擾亂者”
手機導航會突然迷路,無人機會無故偏航,你可能還不知道,這背后的頭號“擾亂者”,是遠在天外的大氣電離層。電離層會折射衛(wèi)星定位信號造成干擾,導致定位誤差的出現?! ≡陔婋x層的強干擾下,千尋位置如何應對...
GNSS用毫米級實時守護黑山露天煤礦安全生產
位于新疆吐魯番地區(qū)托克遜縣的國家能源集團新疆能源有限責任公司黑山露天煤礦,從2013年開采至今,煤炭年產量逐年增長,在2021年突破千萬噸,為我國經濟社會發(fā)展提供強有效的能源保障。去年年中,經國家發(fā)改...
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應急測繪保障的“6·18”
6月17日22時55分在四川宜賓市長寧縣6.0級地震發(fā)生后,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按照自然資源部地理信息管理司、省政府應急管理部門部署,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并做好抗震救災應急測繪保障工作?! 那榘l(fā)生...
破壟斷 可用于測繪 中科院研制“三維相機”為地面精準畫像
從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了解到,丁亞林研究員團隊研制出高分辨率的大視場三線陣相機,將其搭載在飛機上對地面拍攝,可獲得飛行范圍內的高精度三維立體照片。該成果打破了國外同類技術壟斷,可用于...
徠卡TS60全站儀-BIM解決方案助力國家重點地震實驗室建設
項目背景: 國家地震重點實驗室基礎設施建設,實驗中心結構主體包括大型振動臺和水下振動臺兩部分,其中地下3層,地上局部2層,為鋼結構,最大高度35.85m,最大單體跨度78m,基坑最大深度18m。...
當中國測繪遇上非洲水電站-測量儀器變的大有作為
飛機到達科特迪瓦共和國首都機場的時候,已經是凌晨了。這是一個非洲國家,緯度7°左右,全年平均氣溫28°,這已經是北京5月的最高氣溫了。這里沒有四季只有“兩季”,旱季和雨季,高溫濕潤是這個國家氣候的...
徠卡LS15電子水準儀在大壩水準監(jiān)測中的應用
項目背景: 近年來我國建設了數量眾多的大壩,這些大壩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功能,在社會發(fā)展中發(fā)揮了重要的作用。大壩作為比較特殊的大型建筑設施,在運行的過程中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干擾。為了保...
記十九大代表-高級測量工程師白芝勇
10月18日,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。作為測繪工作者的一員,全國勞模、中鐵一局五公司高級測量師白芝勇作為基層黨代表參加大會。 談到聆聽習近平總書記報告的感受,白芝...